蕭若元說詩詞文學
風蕭蕭/蕭鼓聲中/問乾坤 節目中 解說詩詞/文學環節的集合
2006年3月30日星期四
《望海潮》- 柳永
《望海潮》 柳永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
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
雲樹繞隄沙。怒濤捲霜雪,天塹無涯。
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
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
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
柳永(?-約1053),北宋詞人。原名三變,字景莊。後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崇安(今屬福建)人。景佑進士。官屯田員外郎。世稱柳七、柳屯田。為人放蕩不羈,終身潦倒。其詞多描繪城市風光和歌妓生活,尤長於抒寫羈旅行役之情。創作慢詞獨多。鋪刻畫,情景交融,語言通俗,音律諧婉,在當時流傳很廣,對宋詞的發展有一定影響。《雨霖鈴》、《八聲甘州》、《望海潮》等頗有名。但作品中時有頹廢思想和庸俗情趣。詩僅存數首。
2006年3月16日星期四
《鶴沖天》- 柳永
《鶴衝天》 柳永
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
明代暫遺賢,如何向?
未遂風雲便,爭不恣狂蕩?何須論得喪。
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
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
幸有意中人,堪尋訪。
且恁偎紅翠,風流事,平生暢。青春都一餉。
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柳永簡介:
柳 永(987-1053)原名三變,字耆卿,福建崇安人。出身官宦之家,為人放蕩不羈,留連於秦樓楚館,終生潦倒。曾官至屯田員外郎,故又稱柳屯田。創作慢 詞獨多,對宋代慢詞的發展頗有影響。擅長白描手法,鋪敘刻劃,情景交融,以俚語入詞,多吸收生活中的語言。其詞噹時廣為流傳,影響頗大,在詞史上佔有重要 地位。有《樂章集》。
《望海潮》 柳永
東南形勝,三湖都會,錢塘自古繁華。
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
雲樹繞堤沙。怒濤捲霜雪,天塹無涯。
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巘清佳。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羗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
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
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
2006年3月9日星期四
《老將行》- 王維
《老將行》 王維
少年十五二十時,步行奪取胡馬騎。
射殺山中白額虎,肯數鄴下黃鬚兒!
一身轉戰三千里,一劍曾當百萬師。
漢兵奮迅如霹靂,虜騎崩騰畏蒺藜。
衛青不敢由天幸,李廣無功緣數奇。
自從棄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
昔時飛箭無全目,今日垂楊生左肘。
路傍時賣故侯瓜,門前學種先生柳。
蒼茫古木連窮巷,寥落寒山對虛牖。
誓令疏勒出飛泉,不似潁川空使酒。
賀蘭山下陣如雲,羽檄交馳日夕聞。
節使三河募年少,詔書五道出將軍。
試拂鐵衣如雪色,聊持寶劍動星文。
願得燕弓射大將,恥令越甲鳴吾君。
莫嫌舊日雲中守,猶堪一戰立功勳。
王維簡介:
王 維(?~761),唐代詩人、畫家。字摩詰。河東人。祖籍太原祁(今山西祁縣),其父遷家蒲州(在今山西永濟),遂為蒲人。與弟縉俱有俊才。開元九年。進 士擢第。調太樂丞。坐累為濟州司倉參軍。歷右拾遺、監察御史、左補闕、庫部郎中。拜吏部郎中。天寶末。為給事中。安祿山陷兩都。維為賊所得。服藥陽瘖。拘 於菩提寺。祿山宴凝碧池。維潛賦詩悲悼,聞於行在。賊平。陷賊官三等定罪。特原之。責授太子中允。
《凝碧詩》 王維
萬戶傷心生野煙,百官何日再朝天。
秋槐花落空官裡,凝碧池頭奏管絃。
《塞下曲》四之一 盧綸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
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
《贈白馬王彪》﹝並序﹞ 曹植
黃初四年正月。白馬王、任城王與余俱朝京師。會節氣。到洛陽。
任城王薨。至七月與白馬王還國。後有司以二王歸藩。道路宜異宿止。意毒恨之。
蓋以大別在數日。是用自剖。與王辭焉。憤而成篇。
謁帝承明廬,逝將歸舊疆。清晨發皇邑,日夕過首陽。
伊洛廣且深,欲濟川無樑。泛舟越洪濤,怨彼東路長。
顧瞻戀城闕,引領情內傷。
太谷何寥廓,山樹鬱蒼蒼。霖雨泥我涂,流潦浩縱橫。
中逵絕無軌,改轍登高岡。修阪造雲日,我馬玄以黃。
玄黃猶能進,我思鬱以紆。鬱紆將何念,親愛在離居。
本圖相與偕,中更不克俱。鴟梟鳴衡軛,豺狼當路衢。
蒼蠅間白黑,讒巧反親疏。欲還絕無蹊,攬轡止踟躕。
踟躕亦何留,相思無終極。秋風發微涼,寒蟬鳴我側。
原野何蕭條,白日忽西匿。歸鳥赴喬林,翩翩厲羽翼。
孤獸走索群,啣草不遑食。感物傷我懷,撫心長太息。
太息將何為,天命與我違。奈何念同生,一往形不歸。
孤魂翔故域,靈柩寄京師。存者忽複過,亡沒身自衰。
人生處一世,去若朝露晞。年在桑榆間,影響不能追。
自顧非金石,咄唶令心悲。
心悲動我神,棄置莫複陳。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
恩愛苟不虧,在遠分日親。何必同衾幬,然後展慇懃。
憂思成疾疢,無乃兒女仁。倉卒骨肉情,能不懷苦辛。
苦辛何慮思,天命信可疑。虛無求列仙,松子久吾欺。
變故在斯須,百年誰能持。離別永無會,執手將何時。
王其愛玉體,俱享黃髮期。收淚即長路,援筆從此辭。
翰林院的官制與眾不同,從七品的檢討,正七品的編修之上是從六品的修撰,但從無編檢升修撰之例,因為此缺是狀元的專職。再上面是從五品的侍講、侍讀,從四品 的侍講學士、侍讀學士。編檢既不能升修撰,亦不能超擢為五品的侍講、侍讀,所以俸滿升轉之時,如果不是外放或改為部員,而仍侍清班,便得到東宮官屬的詹事 府去轉一轉,其名為之「開坊」。
「坊」是詹事府的左右春坊,下有三種官職,皆分左右,贊善從六品,中允正六品,庶子正五品。還有一個掌管圖書經籍的官職,名為「司經局洗馬」,是個有名不易升轉的缺分。
曾有人以杜詩自嘲,叫做「一洗凡馬萬古空」。
自道光以後,庶吉士散館留館,授職編檢的日多,人眾缺寡,所以十來年未能開坊,視為常事。開坊以後,要跳出坊局,升為京堂,又非十年不足為功,因而有「九轉丹成」之說。
2006年3月2日星期四
《摸魚兒》- 辛棄疾
《摸魚兒》 辛棄疾
更能消 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
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
春且住。
見說道 天涯芳草無歸路。
怨春不語。
算只有慇勤,畫簷蛛網,盡日惹飛絮。
長門事,準擬佳期又誤。
蛾眉曾有人妒。
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
君莫舞。
君不見 玉環飛燕皆塵土。
閒愁最苦。
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
辛棄疾生平簡介:
辛棄疾(1140-1207)字幼安,號稼軒,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山東已為金兵所佔。二十一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任職期間,採取積極措施,招集流亡,訓練軍隊,獎勵耕戰,打擊貪汙豪強,注意安定民生。一生堅決主張抗金。在《美芹十論》、《九議》等奏疏中,具體分析當時的政治軍事形勢,對誇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協投降的謬論,作了有力的駁斥;要求加強作戰準備,鼓勵士氣,以恢復中原。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議,均未被採納,並遭到主和派的打擊,曾長期落職閒居江西上饒、鉛山一帶。晚年韓侂胄當政,一度起用,不久病卒。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傢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南宋上層統治集團的屈辱投降進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藝術風格多樣,而以豪放為主。熱情洋溢,慷慨悲壯.
《一斛珠》梅妃
柳葉雙眉久不描,殘妝和淚濕紅綃。
長門自是無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春江花月夜》張若虛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灩灩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裡流光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矣,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台。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復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鴻燕長飛光不渡,魚龍潛躍水成紋。
昨夜閒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較新的文章
較舊的文章
首頁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