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27日星期四

《北齊二首》- 李商隱,《哀瀋陽》- 馬君武


《北齊二首》李商隱
一笑相傾國便亡, 何勞荊棘始堪傷。
小憐玉體橫陳夜, 已報周師入晉陽。

巧笑知堪敵萬幾, 傾城最在著戎衣。
晉陽已陷休回顧, 更請君王獵一圍。



《哀瀋陽》 馬君武
趙四風流朱五狂, 翩翩蝴蝶正當行。
溫柔鄉是英雄塚, 哪管東師入瀋陽。

告急軍書夜半來, 開場絃管又相催。
瀋陽已陷休回顧, 更抱阿嬌舞幾回。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國主義駐中國東北的關東軍,突然炮擊和進攻中國軍隊駐地--瀋陽城外北大營;接著數月間,東北三省即告淪陷,全國上下深深責備張學良的不抵抗.

http://www.helzone.com/vbb/archive/index.php/t-47403.html


馬君武(1881~1940) 中國近代學者、教育家和政治活動家。原名道凝,又名同,改名和,字厚山,號君武。廣西桂林人。

1881 年7月17日(清光緒七年六月二十二)生。早年就讀於桂林體用學堂。1900年入廣州法國教會所辦丕崇書院學法文。1901年入上海震旦學院。同年冬赴日 本京都帝國大學讀化學。此間,馬君武由改良主義者轉變為革命民主主義者。1905年8月,第一批加入同盟會,和黃興、陳天華等人共同起草同盟會章程,並成 為《民報》的主要撰稿人之一。年底回國,任上海公學總教習,積極宣傳革命。為避免清政府迫害,於1907年赴德入柏林工業大學學冶金。武昌起義爆發後回 國,作為廣西代表參與起草《臨時政府組織大綱》和《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並任南京臨時政府實業部次長。1912年出任國會參議員。1913年二次革命失 敗,再度赴德入柏林大學學習,獲工學博士。1916年回國。1917年參加孫中山發起的護法運動,任廣州軍政府交通部長。1921年,孫中山就任非常大總 統,馬任總統府秘書長;接著就任廣西省省長。後因軍閥橫行,被迫辭職出走。1924年國民黨實行改組,馬君武跟不上革命形勢,思想趨於保守,和馮自由、章 炳麟等人發表宣言,反對國民黨改組和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1925年出任北洋政府司法總長,被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開除黨籍。

馬 君武精通英、日、德、法等國文字,曾用舊詩格律譯拜倫、歌德、席勒等人的詩篇;編譯了《德華字典》等書,並第一個翻譯出版了達爾文的《物種原始》,在當時 產生了較大影響。馬君武後半生致力於科學教育事業,先後任上海大夏大學、北京工業大學、上海中國公學校長。1927年,應廣西省政府之邀在梧州創辦廣西大 學,任校長。在任期間,辛勤規劃操持,聘請有才識之土和進步學者任教,提倡科學研究,作出了一定貢獻。「九•一八」事變發生後堅主抗日,他激於愛國義憤, 作了《哀瀋陽》一詩。抗日戰爭爆發後,出任國民參政會參政員。1940年8月1日,在桂林病逝。

馬君武詩中的趙四即張學良的紅粉知己趙一荻;朱五即朱湄筠,原北洋政府內務總長、代總理朱啟鈐的第五個女兒;蝴蝶則是隱指上海著名電影明星、電影皇后蝴蝶。
少 帥張學良、電影皇后蝴蝶與國民黨元老馬君武本來是毫不相干的三個人,但一場文墨官司卻把他們三人的名字聯繫到一起。關於張、胡、馬之間的這場文墨官司,流 傳很廣,版本也很多,以訛傳訛的地方也在所難免。本文作者張學繼先生查閱了當年的上海《時事新報》《申報》《生活週刊》等報刊,以第一手資料,對這一事件 的來龍去脈作了較完整準確的勾畫。本文摘自《百年潮》2007年3期。
三人文墨官司的由來
在少帥張學良整整100年的漫長人生中,其感情生活起伏變化很大,青少年時代作為軍閥的公子哥兒,在感情上是不甚整飭的。張學良晚年曾坦誠對人說:「我年輕時什麼都來,最喜歡女人和賭博。」並且賦詩:「平生無憾事,唯一愛女人。」
早 年私生活的不檢點自然會成為政敵和輿論非議的靶子。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張學良因為執行蔣介石對日本侵略者的「不抵抗政策」而丟掉東北三省,致使他成 為輿論攻擊的焦點,他的不檢點的私生活同樣成為非議的話題之一。進步報人鄒韜奮主編的《生活週刊》發表《東北的漆黑一團》一文指出:「少帥的確沒有名義上 的姨太太的。然而後宮佳麗卻足有數十人,這數十位實際姨太太,優伶也有,娼妓也有,次要人的太太小姐也有。總而言之,他的穢德,在東省是彰聞的。他的大菸 癮也是蓋世無雙,一槍在手,美人在懷,神魂顛倒,樂不思蜀,無怪乎日兵一到,只能把遼、吉揖讓恭送。」
一位署名「越民」的讀者給鄒韜奮主編的《生 活週刊》發來一篇《不愛江山愛美人》的小文章,文章說:「確息,一月以前,日人攻沈之久,某青年長官尚在中和看梅蘭芳,至十時許,梅伶遲遲不出臺,而瀋陽 之急電無已,長官為之頓足再四,悻悻出院。次夕再往,觀眾大譁,於是逮捕十餘人(平津各報無敢登者),近日上海明星公司明星蝴蝶女士來平,長官好整以暇, 於打完高爾夫球之暇,頗與女士有所酬酢,故大受女士之垂青雲。」

http://www.china5k.net/article/2007-3-24/551-1.htm